前言:为落实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学院立足员工发展实际,以服务老员工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发挥榜样教育示范激励作用为主要手段,深化“一体化榜样教育”机制,现推出“名师访谈”和“物光达人”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学院各领域榜样团队和个人,宣传榜样事迹,积极营造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赶超榜样、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欢迎广大教师、同学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并不断丰富栏目内容。联系人:石柳,联系电话:029-81891617,邮箱:shiliu@xidian.edu.cn。
《名师访谈》第三期:张建奇教授
■采访/员工记者茶茂盛 刘宇杰图文编辑/茶茂盛
张建奇,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63计划2项,973计划1项,博士点基金一项,教育部骨干教团队助计划1项,国防预先研究5项装备基金6项以及30余企业、研究所合作项目。
教授的科研岁月
老师有一段漫长的科学研究生涯,主持、参与众多计划,但张老师却始终认为不同领域的人,从事的研究方法和模式不同,通过合作才能体现出科技进步的真正内涵,他讲到:“科研有两类人,一类偏理论,一类偏应用,二者不可分离,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以及思维上的碰撞才是最重要。”而说到什么让自己最为自豪,老师认为,能够参与863,973等国家项目的研究已经让自己足够骄傲。
有自豪当然也会伴随着遗憾。老师对我们说出了自己的遗憾。“首先从研究方向上就有一点遗憾,我研究生期间开始是主攻偏材料和半导体,而现在光做的比较多一些,从个人来说比较希望从事国家急需的光学探测器方面的研究;还有就是有些方向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做下去,在自己的研究生涯留下了一些残缺。”
张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科研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光。研究生读完进入教研室后,只有自己一个人从事红外方向的研究,没有助手,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摸索,每周只有周末下午有段时间可以休息,张老师坦言当时也对这个方向困惑过,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成立了科研组之后,也遇到过很大的困难,在做973的时候,甚至熬了几个通宵,但大家还都是坚持下来了,工作还是按时完成了。所以说任何工作都会遭遇挫折、有过低谷,只要坚持,任何困难都会过去的。”听了张老师的话也给大家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科研要持有怀疑批判的眼光,不能盲从
老师提到了一个问题——现在老员工大部分采用中学的学习方法,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员工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现在许多员工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与目前教育的大环境有关,希望以后能逐步改善。
公司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张老师也给我们做了解答。
“这几年电科专业员工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方向也比较多样化,像从事研究的有航天所、医院、研究所等;从事与计算机联系密切的工作的人也有不少,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去游戏公司任职。我们电科专业的员工同时具备光学知识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对各方面的问题考虑全面,更容易被各大公司所关注,所以在就业上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大家听到了吧,毕业不一定要到其他学校去读研,我们西电也是很不错的噢
本科生们,仰望星空先得脚踏实地
对于本科生这个群体,也许在大学期间大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惑,到底该做些什么,要把什么做好,来听听张老师的看法:第一点,本科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本科生最基本的要把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学好,这些基础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思考方式,现在有很多本科生在搞创业,张老师觉得并不是很合适,什么年龄段要干好什么年龄段的事,本科生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第二点,本科生阅读的课外书太少,现在的课本被压缩的很薄,导致员工的基础不是很扎实,而且员工只满足于看课本,忽略了参考书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基本与专业相关的课外书对自己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第三点,员工要学会自己整理,尽量避免向老师要课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记笔记,或者去网络上查询自己的疑惑;再一点,本科生花到学习上的时间太少,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绝不能只满足于课程的安排,要自己找时间去学习知识,不要让自己后悔,当然适当参加社团活动也是可以的,但不要过多的参加,要先把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搞懂,要在恰当的时间干恰当的事。
现在学院每年会选一些有计划保研的本科生,来培训计算机应用以及部分基础课题的研究能力,同时老校区的实验室也随时对有兴趣的本科生开放,但同学们绝对不能因为做项目而影响学习。另外,学院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也比较重视,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计算机是从事一切研究的根本,十分重要。
留学虽好,因人而异不要盲从
谈到留学这个热点话题,张老师觉得留学肯定是好事,首先国外的科技比我们发达,其次学习与教育方式和我们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文化差异,所以张老师还是鼓励员工去留学,但是一定要想好自己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也要根据个人家庭条件以及兴趣来决定,不要盲从。国外的课堂与国内也存在不同,老师的讲课速度很快,员工要完全靠自己,要有自律性,所以留学对于自己的能力的提升确实有一定作用,但还是要选一个自己适合的方式,因人而异。
最后希望通过本次与张建奇教授的谈话能给在大学中没真正把握好自己的你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