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建立“三系三所六中心”,其中三系为物理系、电波科学与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三所为量子信息研究所*、电波研究所、光信息研究所*;六中心为电波与天线实验中心、综合测量中心*、前沿交叉中心*、大学物理教研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现代物理实验中心,带“*”为新增机构。
★物理系
物理系立足于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特色,科研与教学并重,定位为:理论与应用结合,相互促进;物理学研究为主体,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学科与电子信息、材料等学科交叉与结合。
教学团队现有教师4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7名、讲师14名,包括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主讲教授与教学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有20人;团队45岁以下教师占82%,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已占90%以上,基本上形成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
本团队教师十一五的承担在研项目有军口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型号与探索项目,以及各工业部门合作项目和地方项目近二十项。平均年科研经费500余万。我们
主要研究方向为:
1.复杂目标光谱、激光散射与模化技术
2.激光波束传输,粒子对波束散射与粒度分析
3.地球大气系统中光传输与散射、目标光学特性
4.红外图像处理与仿真
5.复杂大气环境微波与毫米波传播与预报模型
6.随机介质中电磁波(光波)的传播与散射
7.天波超视距和地空路径电离层电波传播与应用
8.复杂物体电磁散射特性
9.流星余迹散射与极地空间物理和电波传播
10.高功率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介质相互作用和特征分析
11.空间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12.光通信与量子通信
13.纳米结构材料与电磁、光特性。
★电波科学与技术系:
电波所主要承担应用物理、无线电物理和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基础、电波与天线、微波遥感基础、电波测量实验、微波仿真技术、现代光学、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光纤与光通信等。目前,电波研究所具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主要培养员工从事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光、电通信,电波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能力。电波研究所依托无线电物理博士后工作站和无线电物理、光学的2个博士点和2个硕士点;培养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团队队伍。目前电波研究所在编教师中有教授6人,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62%。电波研究所以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和光信息技术为主线,按照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知识创新的素质、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培养电子信息科学、光电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型”人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依托物理学(ESI全球排名前1%)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两个一级学科,围绕光子与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现有教师32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7名、副教授6名、讲师18名、实验技术岗1人。教师中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1人、陕西省人才计划2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7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以上,形成了一支年轻化、高水平的学术梯队。
在光子与光电子信息领域已积累了较为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工程经验,许多方面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承担国防科技预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几十余项。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Remote Sensing等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高校科技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信息产业厅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科研奖励十余项。
主要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
面向国防重大需求:
激光探测、光电智能感知、光电信息处理
红外目标特性及应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超快激光、超快动力学、光波散射与传输
超分辨光学显微与光谱技术、微纳光子学、光学微操
★实验中心: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物理实验中心成立于1951年。1982年“物理实验”独立设课。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合格实验室”验收。2001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子项目“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验收。2005年对在校本科生全面开放。2006年首批获准为“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设的专业实验室经过整合成立现代物理实验中心,并于2013年获准为“陕西省现代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评“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团队”,“物理实验”课程也获评“陕西省精品课程”。物理实验中心依托无线电物理和光学两个博士点和硕士点,2013年起隶属于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管理。
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26名,博士率达70%。内设12个基础物理实验室、2个电子电磁技术实验室、2个现代光学实验室、1个传感器实验室、1个近代物理实验室、2个虚拟仿真实验室、2个单片机原理实验室,以及研究型实验室、竞赛开放实验室等,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能为126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开设658种实验。
物理实验中心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创造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建的“四固定实验室”,“填平补齐实验室”、“自主设计实验室”等教学模式被国内近30所大学学习和应用,并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承担的实践教学课程:全校5000余名本科生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能力达标测试(C1-2)”;应用物理学专业的“B级实验能力达标测试”、“现代光学实验”、“电子电磁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传感器应用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
承担的理论课程教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物理量与自动检测”、“现代光学基础”等;
编写的教材:“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电子电磁技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
承担的竞赛平台:全校本科生的“老员工物理学术竞赛”、“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星火杯等竞赛平台。
物理实验中心有三大系统平台,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
1.“物理实验选课系统”:该系统于2006年上线,在西北地区率先采用“预约式”选课系统,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物理实验”(1、2)的实验教学;
2.“物理实验能力达标测试(C1-2)系统”:该系统为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独立开发,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于2013年上线运行,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的C1-2测试;
3.“物理实验预习及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于2019年上线运行,预习系统包含51种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包含12个虚拟仿真实验,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中心十分重视实验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重视科学研究、重视公司产品改革和新实验新设备研制开发、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近年来,物理实验中心老师发表科研及教学改革论文近百篇,科研经费500余万元,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