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吴振森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校特级教学名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电波传播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陕西省政府参事。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艰辛铺就成功路
——记全国模范教师吴振森教授
■ 记者 高巍巍
南校区信远楼的一间教室里,操着湖北口音普通话的吴振森,正在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百余名本科生,讲述着物理学界一个个潜心钻研、取得成功的科学家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里不乏吴振森自己在科学道路上攀登的心路历程……
特殊年代,练就坚韧意志
1946年11月,吴振森出生在湖北省沙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64年,吴振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西安交通大学数理系半导体专业,怀揣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的他,在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忘我的学习。然而,造化弄人!在交大学习不到两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学校随之停课。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暂别大学课堂的吴振森加入过员工宣传队,跟随宣传队,他去过陕北,到过四川广元。他也曾和他的同学背着背包、打着绑腿、举着红旗,从西安一路步行,到商洛、过秦岭,徒步20多天到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一路上,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吴振森亲眼目睹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贫苦。“真没有想到,农村条件那么艰难,那么苦。”回忆起那段特殊的日子,吴振森感触颇深。
1969年,从西安交大毕业的吴振森被分配到安康,在安康军分区农场接受劳动锻炼。艰苦的农场劳动,锤炼了这个倔强的湖北小伙子坚韧的意志。“跟那个时候相比,现在的苦都算不得什么。”
一年半之后,吴振森被分配到安康地区张滩中学,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段教书经历。张滩中学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条件十分艰苦。面对起旋的黄尘,凛冽的寒风,在经历了最初的沮丧与迷茫之后,吴振森重拾自信,决心为这片土地、为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奉献出他的所有。在张滩中学,吴振森一干就是六年。寒冷的冬天,吴振森经常只穿着仅有的一条单裤子到员工家里家访。没有书,他就尝试着“开门”办学,找一些报废的抽水机、拖拉机发动机,为员工讲三机一电;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写。工作之余,他还走东家去西家,为村民走电线、修电机。“既然来了,就是与这地方有缘分,就要把这份工作搞好,干一行爱一行嘛”,吴振森没有抱怨。
幸遇名师,与电波传播结缘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喜讯传来,吴振森信心十足,凭着扎实的基础,他顺利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进修班“回炉”学习。第二年,他以各科成绩均满分的优异表现,成为报考者中的佼佼者,考取了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研究生。
再度踏入高等学府的吴振森年已33岁,已经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停课、农场锻炼、上山下乡……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他要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让以后的岁月尽可能充实饱满。在武大,他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实验室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一切新知识。
为了补充计算机知识,他和十七、八岁的员工一起上课,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他是学校计算机中心的常客,为了调试代码,他常常晚上就到机房排队。当时查找文献很不容易,有一次为了查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他在图书馆耗了整整半个月。
在武大求学期间,吴振森师从我国电波传播领域鼻祖之一龙咸灵老先生。“先生文革期间遭到迫害,老伴被逼无奈自杀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科研教学,忙国家的事业,‘国家当前百废待兴,关键在人,我们只有把事业搞上去才行’先生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回忆起自己的恩师,吴振森感佩不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大前董事长、吴振森的指导教师和大师兄侯杰昌教授来宿舍找他们谈心。闲谈之间,侯杰昌谈到他正在研究的一个关于二维电离不均匀层的问题,“看看你们几个谁能做出来”,侯杰昌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激起了吴振森的兴趣。细心的吴振森马上着手查找资料,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吴振森提出了自己的模型,完成了二维不均匀电离层传播模型的数学推导,从此与电波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长们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之后的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鉴于自己的成功经历,多年以后,在培养研究生时,吴振森很注重与员工闲谈交流,时不时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人才培养讲究‘言传身教’,‘言传’忽视不得,尤其是对研究生的培养,老师哪怕仅仅是只言片语,对员工都有可能产生影响。”吴振森说。
两年的寒窗苦读吴振森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他婉言谢绝了母校的挽留,来到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工作。这一年,吴振森35岁。
要给员工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刚到西电,吴振森被分配到电磁场微波技术系任教,起初系里安排他在辅导研究生数学课程的同时,承担大学物理的教学任务。由于耽误多年,担心自己对物理实验生疏,吴振森一咬牙利用假期把所有大学物理实验挨个做了一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自己都不会,怎么教员工?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如果不够,教学就完全成应付差事了,断不可误人子弟。”吴振森说。由于当时系里老师少,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他就边教边学。
得益于安康八年的基层从教经验,吴振森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物理学史、物理学科发展新动态等等……在吴振森的课堂上,员工总能体会到一些新的东西。
除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吴振森立志要在科研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当时,他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全家四口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由于地方局促狭小,书架只好被请上方桌,上小学的儿子占据了方桌上剩下的天地,而掀起被褥后的木板床一隅就成了吴振森的“书桌”,他的数十篇论文就诞生在这张“书桌”上。
集团进行院系调整后,将电波传播教研室归入物理系。物理系发展初期,学校提供的条件和政策都很有限,于是吴振森就跟着系里的王一平、肖景明两位教授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发展之路。开始做电波传播研究,系里没有条件,吴振森就和陕西天文台、安徽光机所合作开展研究。为了节省经费,每次出差,吴振森和员工只住最便宜的大通铺,吃方便面,来回只坐硬座。工作之余,吴振森加紧“充电”,他常常在办公桌前一坐一个上午。他利用周末借学院其他老师的电脑学习编程,因为没有钥匙,不方便离开办公室,就让妻子把饭送到办公室。
功夫不负用心人,吴振森在自己的领域很快开辟了电离层传播、激光在大气湍流中传播、粒子散射等研究方向。
辛勤耕耘,科研进入国家队
吴振森独立承担研究项目后,从事随机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光波的传播和散射,并逐步进入目标与环境的光电特性、非线性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吴振森始终认为,科学贵在创造,如果一味跟在别人后头跑,虽然落得个轻松自在,但久而久之,只会荒废自身。
万事开头难。科研起步阶段,当时科研处资助的第一笔科研经费只有2000元,根本无法购买实验所需的设备,他只好四处去借。借来的设备到底是不方便,也无法长期使用,他只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熬夜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测量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降雨衰减特性,他将借来的激光光源、测量用的探测器等设备放在外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就立刻跑出去观察结果,记录数据。有一天,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刚刚迷迷糊糊睡着的他被窗外的雨声惊醒,几乎条件反射,他立刻披衣冲到外面……
经过两年的积累,1990年吴振森终于申请到了第一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万元。这在当初已是个不小的数目。他凭此完成了“随机介质中分形散射”的研究。1991年,吴振森获得40万元国防预研项目资助,开始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
长达五年的辛勤耕耘,吴振森在这个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目标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建模和理论研究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中众多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不仅可用于目标电磁、散射、粒度分析等民用技术中,同时对军用目标与环境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和建模及军事工程等也起到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推动的作用。另外,吴振森还就此研制成功了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其主要探测参量和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项目获得了1997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振森说:“做科研眼光要看长远一点,要看社会发展方向,要注重社会需求。”1995年与1997年,吴振森先后两次申请了科技部两个中欧合作项目,多次赴法进行合作交流,参与并完成了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项目,获1998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多年来,吴振森先后成功申请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50余篇。由于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吴振森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目标特性及传播特性专业组成员,电子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军事电子专家委员会目标特性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和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以及中国电波传播学会副主任委员和“电波传播与模化技术”国防重点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被聘为总装备部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教指委委员,获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
培育新人,“扶上马,送一程”
1999年,吴振森担任理学院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物理学科的科研经费从1998年的不到100万到2012年科研经费近800万,每年科研课题多达30余项。
吴振森注重团队建设。从1998年拿到无线电物理博士授予权,2003年获得光学博士点和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再到2010年拿到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发展,物理学科的学科优势已基本成型。从只有应用物理学一个专业,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防紧缺专业“电波科学与天线”以及应用化学等四个专业。
谈到团队建设,吴振森深有感触:“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做不了所有事情。一定要靠团队,大家要团结一心。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人,不能一个人退下来,整个摊子都完了。”
作为学科带头人,吴振森坚持做到对团队里的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团队里的每一位年轻人申请第一个项目;为了能让他们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他们的申请报告认认真真反复修改。他说,要想把年轻人的心留住,必须在刚起步的时候拉他们一把,让他们尽快走上个人发展的快车道。吴振森很注重协调团队里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他会尽可能让年轻人的研究方向有不同侧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他把团队形象地比作是一棵树,“树大了就会分叉,只要根基牢,只会越长越茂盛。”
吴振森常常嘱咐身边的青年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想一蹴而就。要把自己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离开现实社会,个人的发展无从谈起。”
岁月荏苒,春华秋实。吴振森没有忘记耕耘的艰辛,不懈追求、不断创造的他始终觉得,一路上的艰辛不过是成功的铺路石,人活一世,不做出点成绩,就是枉活一辈子。年近七旬的他还担任着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华山学者礼聘教授,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用奋斗续写着他自己的人生故事。
吴振森素描
“教师”吴振森
从1981年来西电任教,吴振森已有30多年的高校教龄。做教师这么多年,他始终信奉:言传身教,不能光靠嘴巴讲;要讲创新,敢于标新立异,不能照本宣科;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合理的科研方法,教学科研应该两不误。
“用生、熟鸡蛋巧学惯性”是员工中间流传最广的关于吴振森授课形象的例子。吴振森讲课有个特点:给每个班讲课之前,他都会问这个班是哪个学院的,因为在随后的授课过程中,他会结合同学们不同的专业背景列举不同的例子。
“学者”吴振森
吴振森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1991年,他的一篇有关多层球电磁散射稳定收敛的迭代算法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后,引来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他们主动来学校访问,并邀请吴振森申请了科技部两个中欧合作项目。当时国外设备条件比较好。“他们的实验条件好,但我们的理论比他们强,是强强联手,切不可小瞧自己。”出国前,吴振森就给自己的员工定了调子。
在国外,每次做完实验,他和他的员工都要写一个实验报告交给合作方,有始有终,从未间断过。就这样,连一向很骄傲的外国学者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因为他们自己的报告很难保证按期提交。“对外合作,并不是要全听人家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样才对等,否则就是低声下气。”
“导师”吴振森
从1989年招收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至今,吴振森培养了72个硕士研究生,32个博士研究生,其中已有5位成长为博士生导师。
吴振森喜欢“瞎操心”。“吴老师平常出差比较多,他出差回来一下飞机或火车,一般会直接从车站赶到实验室。‘出去一周了,先来看看大家的进展情况才放心。’这句话都快成他的口头禅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白璐说。
吴振森很“固执”。“记得当年做硕士论文,学校附近没有打印店,吴老师愣是跟我走了好长一段,在打印店现场逐字逐句地审我的论文,一个公式、标点都不放过”。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执行经理郭立新说。